关于征集2021年度淮安市社科类研究课题的通知 驻淮各高校社科处(所),各县区社科联,市直各社科类学会(研究会),市各有关单位: 2021年度淮安市社科类研究课题征集工作已正式启动。现将课题征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市第七次党代会第五次会议决策部署和《中共淮安市委关于制定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组织力量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着力推出有理论说服力、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重大成果,为聚焦“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发展定位、推动“四个淮安”建设,深化理论研究,提供决策参考。 二、选题指南 1.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2.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研究; 3. 在中小学生中传承、弘扬周恩来精神研究; 4. 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研究; 5. 打造具有淮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路径研究; 6. 淮安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路径研究; 7. 以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发展问题研究; 8.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研究; 9.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问题研究; 10. 推进重大战略落地转化问题研究; 11. 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问题研究; 12. 常态化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研究; 13. 推进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14. 提升枢纽能级、打造枢纽新城路径研究; 15. 推动淮安相关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16.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17. 放大生态优势推进绿色发展研究; 18. 淮安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19. 推进生态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系列问题研究; 21.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研究; 22. 推进依法治市问题研究; 23. 促进共同富裕、创造高品质生活路径研究; 24.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 25. 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利用研究; 26. 淮安水工文化传承、保护与利用研究; 27. 山阳医派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28. 做强美食之都淮厨人才支撑对策研究; 29. 淮安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30. 完善市区城管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31. 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研究; 32. 市区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化问题研究; 33.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应急机制研究; 34. 面向危机干预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35. 激励党员干部敢担当、善作为的机制研究; 36. 一体推进“三不”(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研究。 三、有关事项 1.课题完成时间为2021年10月。课题结项时需提交1篇不少于8000字的研究报告。 2.课题申请人要如实填报申请材料,对申请书所填内容承担信誉责任,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在申报市社科类课题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取消个人申报资格,如获准立项一律按撤项处理。 3.选题题目由申报人自行拟定。应用问题要着眼地方发展,突出可操作性,对策建议部分占结题报告比例不少于1/3;理论问题研究应突出创新性,力求科学系统。 4.课题实施项目化管理,建立项目单位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项目负责人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重点课题研究的组织能力,未完成上一年度市社科类研究课题的,不得参加本次课题征集。鼓励我市专家学者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联合开展研究。 5. 课题申报时需将《申报表》(附后)一式两份,于2021年3月10日前,报送到市社科联。同时,将《申报表》电子版发送到市社科联邮箱。各大中专院校的项目申报工作由各院校主管部门做好初步审核工作,并对申报项目汇总排序后,统一报送至市社科联;各县区项目由各县区社科联负责统一报送;市直单位及部门项目请直接将课题《申报表》及《汇总表》报送至市社科联。 市社科联地址:市行政中心南楼445室(翔宇南道1号); 邮箱:jshaskl@163.com。(邮件标题请备注“课题申报表”) 联系人:朱鸿雁、丁达 联系电话:83605384 附:1.2021年度淮安市社科类研究课题汇总表 2.淮安市社科类研究课题申报表 附件.doc
淮安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21年2月4日
|